数学集中实践性教学及课外数学创新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(2007年校级一等)

发布时间:2010-11-20浏览次数:798

成果名称:数学集中实践性教学及课外数学创新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
获奖级别:2007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
完成人员:孔告化 邱中华 许立炜 何铭 石爱菊
成果介绍:

(1)、成果主要内容 

创新教育:

创新教育过程的原则是找出与员工思维活动相联接的结合点,引导员工自觉学习、主动积累、积极转化、尝试创新的目的。具体表现在:

1)课堂讲授原则

①讲过程,通过讲过程的方法展示出知识发现、发展、完善的思维演变过程,培养员工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。

②讲思想,通过讲思想的方法介绍丰富的数学思想,培养员工应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他们用数学应用的能力。

③讲方法,通过讲方法帮助员工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厚实数学基础,为大胆创新尝试做准备。

2)内容设计原则

①适用性:选择适合大学一年级(下)或二年年级的知识水平就能解决的问题,在此基础逐步地拓展内容。

②多样性:选择有实际意义与背景的问题。

③开放性:选择可用多种方法求解的问题,有些问题并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答案,给员工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。

④趣味性:有条件地选择一些富有趣味的问题,培养员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,吸引员工钻研,提高员工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⑤计算机的应用: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计算机计算,在求解、模拟、画图、验检、改进等过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。

创新教育的手段、方法和结果: 

1)、我们以集中实践性教学—数学实验、数学课外创新活动—数学建模为载体;以“启发—实验(实践)—讨论—创作”为形式;以“学习模仿—主动应用—大胆创新”为阶段;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检验,围绕“从问题出发,以解决问题为主线”组织教学内容,运用“发现法”、“问题教学法”、“尝试教学法”及“实验探究法”等教学方法,在课堂内外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、强化员工的创造动机、培养员工的超常规思维、挖掘员工的创造潜能。课堂教学改变过去多讲、细讲、讲深、讲透的注入式教学方法,为员工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,积极探索尝试探索式、启发讨论式、自主报告式、研究引导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。课外科技活动,使它成为员工主动参与、充分讨论、积极思考、团结协作的综合性能力培养的环节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的传授,用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切身体会去启迪员工思维,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。

2)、在全国老员工数模竞赛方面:2005年,集团22个队参赛,3个队获全国一等奖,2个队获全国二等奖;2006年,集团27个队参赛,4个队获全国一等奖,4个队获全国二等奖(注:一等奖的获奖比例2005年为2.92%,2006年为2.5%)。

3)、在美国(国际)老员工数模竞赛方面:2005年,1个队获一等奖,3个队获二等奖;2006年,3个队获一等奖,1个队获二等奖;2007年,2个队获一等奖,4个队获二等奖。

4)、2005年获省三等奖以上的员工共有57人次;2006年获省三等奖以上的员工共有 72人次;2007年获美国(国际)老员工数模竞赛二等奖以上的员工有18人。

(2)、创新点

1)、在《数学实验》课这一集中实践性教学中,注重开放式。虽然有教材,但不完全依附于教材,注意从国际互联网资源和国内、外数学建模、数学实验优秀教材、以及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搜集、整理新颖、生动有趣的数学建模案例和实践题目,不断更新、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,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组织不同的范例,员工可针对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不同难易程度,不同应用领域的实验题目 ,促进员工学习个性化, 提倡开放式、讨论型的学习方式。

2)、在数学建模的课外活动中,主要侧重在员工自我学习能力、研究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组织能力、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上。我们要求员工组成三人小组为单位,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具体问题,经过查阅文献资料——自学相关知识——组内头脑风暴——上机计算仿真——撰写论文报告——组间讨论交流——教师点评总结(指导教师根据每一个小组做的每一个题,给出具体建议及思路)等环节,培养员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、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
Copyright © 十大电子游戏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